linux

linux内存、cpu、网络、磁盘监控命令汇总

监控内存

Linux free命令

free指令会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实体内存,虚拟的交换文件内存,共享内存区段,以及系统核心使用的缓冲区等

语法

free [-bkmotV][-s <间隔秒数>]

参数说明: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h  以合适的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最大为三位数,自动计算对应的单位值。单位有:B=bytes K=kilos M=megas G=gigas T=teras
-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Linux vmstat命令

vmstat命令 的含义为显示虚拟内存状态(“Viryual Memor Statics”),但是它可以报告关于进程、内存、I/O等系统整体运行状态。

语法

vmstat   选项  参数

选项

-a:显示活动内页;
-f:显示启动后创建的进程总数;
-m:显示slab信息;
-n:头信息仅显示一次;
-s:以表格方式显示事件计数器和内存状态;
-d:报告磁盘状态;
-p:显示指定的硬盘分区状态;
-S:输出信息的单位。

参数

  • 事件间隔:状态信息刷新的时间间隔;
  • 次数:显示报告的次数。

实例

vmstat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320  42188 167332 1534368    0    0     4     7    1    0  0  0 99  0  0
 0  0    320  42188 167332 1534392    0    0     0     0 1002   39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19 1002   44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0 1002   41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0 1002   41  0  0 100  0  0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

  •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注意: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kb)

  •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system(系统)

  •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CPU(以百分比表示)

  •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user time)

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 sy: 内核系统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system time)

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这并不是良性表现,我们应该检查原因。

  • wa: IO等待时间百分比

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块操作)。

  • id: 空闲时间百分比
Linux top命令

top命令 可以实时动态地查看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是一个综合了多方信息监测系统性能和运行信息的实用工具。通过top命令所提供的互动式界面,用热键可以管理。

语法

top 选项

选项

-b:以批处理模式操作;
-c:显示完整的治命令;
-d:屏幕刷新间隔时间;
-I:忽略失效过程;
-s:保密模式;
-S:累积模式;
-i<时间>:设置间隔时间;
-u<用户名>:指定用户名;
-p<进程号>:指定进程;
-n<次数>:循环显示的次数。

top交互命令

在top命令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交互命令。这些命令都是单字母的,如果在命令行中使用了-s选项, 其中一些命令可能会被屏蔽。

h:显示帮助画面,给出一些简短的命令总结说明;
k:终止一个进程;
i: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
q:退出程序;
r: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
S:切换到累计模式;
s: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s;
f或者F: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
o或者O: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
l: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w: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

实例

top - 09:44:56 up 16 days, 21:23,  1 user,  load average: 9.59, 4.75, 1.92
Tasks: 145 total,   2 running, 143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99.8%us,  0.1%sy,  0.0%ni,  0.2%id,  0.0%wa,  0.0%hi,  0.0%si,  0.0%st
Mem:   4147888k total,  2493092k used,  1654796k free,   158188k buffers
Swap:  5144568k total,       56k used,  5144512k free,  2013180k cached

解释:

  • top – 09:44:56[当前系统时间],
  • 16 days[系统已经运行了16天],
  • 1 user[个用户当前登录],
  • load average: 9.59, 4.75, 1.92[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 Tasks: 145 total[总进程数],
  • 2 running[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 143 sleeping[睡眠的进程数],
  • 0 stopped[停止的进程数],
  • 0 zombie[冻结进程数],
  • Cpu(s): 99.8%us[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1%sy[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0%ni[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0.2%id[空闲CPU百分比], 0.0%wa[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 0.0%hi[],
  • 0.0%st[],
  • Mem: 4147888k total[物理内存总量],
  • 2493092k used[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 1654796k free[空闲内存总量],
  • 158188k buffers[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 Swap:  5144568k total[交换区总量],
  • 56k used[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 5144512k free[空闲交换区总量],
  • 2013180k cached[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Linux ps命令

内存使用情况排序:

ps -aux --sort -rss

监控cpu

Linux top命令

top命令 可以实时动态地查看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是一个综合了多方信息监测系统性能和运行信息的实用工具。通过top命令所提供的互动式界面,用热键可以管理。

语法

top 选项

选项

-b:以批处理模式操作;
-c:显示完整的治命令;
-d:屏幕刷新间隔时间;
-I:忽略失效过程;
-s:保密模式;
-S:累积模式;
-i<时间>:设置间隔时间;
-u<用户名>:指定用户名;
-p<进程号>:指定进程;
-n<次数>:循环显示的次数。

top交互命令

在top命令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交互命令。这些命令都是单字母的,如果在命令行中使用了-s选项, 其中一些命令可能会被屏蔽。

h:显示帮助画面,给出一些简短的命令总结说明;
k:终止一个进程;
i: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
q:退出程序;
r: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
S:切换到累计模式;
s: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s;
f或者F: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
o或者O: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
l: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w: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

实例

top - 09:44:56 up 16 days, 21:23,  1 user,  load average: 9.59, 4.75, 1.92
Tasks: 145 total,   2 running, 143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99.8%us,  0.1%sy,  0.0%ni,  0.2%id,  0.0%wa,  0.0%hi,  0.0%si,  0.0%st
Mem:   4147888k total,  2493092k used,  1654796k free,   158188k buffers
Swap:  5144568k total,       56k used,  5144512k free,  2013180k cached

解释:

  • top – 09:44:56[当前系统时间],
  • 16 days[系统已经运行了16天],
  • 1 user[个用户当前登录],
  • load average: 9.59, 4.75, 1.92[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 Tasks: 145 total[总进程数],
  • 2 running[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 143 sleeping[睡眠的进程数],
  • 0 stopped[停止的进程数],
  • 0 zombie[冻结进程数],
  • Cpu(s): 99.8%us[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1%sy[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0%ni[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0.2%id[空闲CPU百分比], 0.0%wa[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 0.0%hi[],
  • 0.0%st[],
  • Mem: 4147888k total[物理内存总量],
  • 2493092k used[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 1654796k free[空闲内存总量],
  • 158188k buffers[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 Swap:  5144568k total[交换区总量],
  • 56k used[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 5144512k free[空闲交换区总量],
  • 2013180k cached[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Linux mpstat命令

mpstat命令 指令主要用于多CPU环境下,它显示各个可用CPU的状态系你想。这些信息存放在/proc/stat文件中。在多CPUs系统里,其不但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状况信息,而且能够查看特定CPU的信息。

语法

mpstat  选项 参数

选项

-P:指定CPU编号。

参数

  • 间隔时间:每次报告的间隔时间(秒);
  • 次数:显示报告的次数。

表头含义

  • %user:表示处理用户进程所使用 CPU 的百分比。
  • %nice:表示使用 nice 命令对进程进行降级时 CPU 的百分比。
  • %system:表示内核进程使用的 CPU 百分比。
  • iowait:表示等待进行I/O所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 irq:表示用于处理系统中断的CPU百分比。
  • soft:表示用于处理软件中断的CPU百分比。
  • idle:CPU的空闲时间百分比。

实例

当mpstat不带参数时,输出为从系统启动以来的平均值。

mpstat
Linux 2.6.9-5.31AXsmp (builder.redflag-linux.com) 12/16/2005
09:38:46 A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irq %soft %idle intr/s
09:38:48 AM all 23.28 0.00 1.75     0.50 0.00 0.00 74.47 1018.59

每2秒产生了2个处理器的统计数据报告:

下面的命令可以每2秒产生了2个处理器的统计数据报告,一共产生三个interval 的信息,然后再给出这三个interval的平均信息。默认时,输出是按照CPU 号排序。第一个行给出了从系统引导以来的所有活跃数据。接下来每行对应一个处理器的活跃状态。。

mpstat -P ALL 2 3
Linux 2.6.18-164.el5 (server.sys.com)    01/04/2010
09:34:20 PM 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idle    intr/s
09:34:22 PM all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1001.49
09:34:22 PM    0    0.00    0.00    0.50    0.00    0.00    0.00    0.00   99.50   1001.00
09:34:22 PM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0.00

比较带参数和不带参数的mpstat的结果:

在后台开一个2G的文件

cat 1.img &

然后在另一个终端运行mpstat命令

mpstat
Linux 2.6.18-164.el5 (server.sys.com)    01/04/2010
10:17:31 PM 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idle    intr/s
10:17:31 PM all    0.07    0.02    0.25    0.21    0.01    0.04    0.00   99.40   1004.57
mpstat
Linux 2.6.18-164.el5 (server.sys.com)    01/04/2010
10:17:35 PM 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idle    intr/s
10:17:35 PM all    0.07    0.02    0.25    0.21    0.01    0.04    0.00   99.39   1004.73
mpstat 3 10
Linux 2.6.18-164.el5 (server.sys.com)    01/04/2010
10:17:55 PM CPU   %use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idle    intr/s
10:17:58 PM all   13.12    0.00   20.93    0.00    1.83    9.80    0.00   54.32   2488.08
10:18:01 PM all   10.82    0.00   19.30    0.83    1.83    9.32    0.00   57.90   2449.83
10:18:04 PM all   10.95    0.00   20.40    0.17    1.99    8.62    0.00   57.88   2384.05
10:18:07 PM all   10.47    0.00   18.11    0.00    1.50    8.47    0.00   61.46   2416.00
10:18:10 PM all   11.81    0.00   22.63    0.00    1.83   11.98    0.00   51.75   2210.60
10:18:13 PM all    6.31    0.00   10.80    0.00    1.00    5.32    0.00   76.58   1795.33
10:18:19 PM all    1.75    0.00    3.16    0.75    0.25    1.25    0.00   92.85   1245.18
10:18:22 PM all   11.94    0.00   19.07    0.00    1.99    8.29    0.00   58.71   2630.46
10:18:25 PM all   11.65    0.00   19.30    0.50    2.00    9.15    0.00   57.40   2673.91
10:18:28 PM all   11.44    0.00   21.06    0.33    1.99   10.61    0.00   54.56   2369.87
Average:     all    9.27    0.00   16.18    0.30    1.50    7.64    0.00   65.11   2173.54

上两表显示出当要正确反映系统的情况,需要正确使用命令的参数。vmstat 和iostat 也需要注意这一问题。

Linux vmstat命令

vmstat命令 的含义为显示虚拟内存状态(“Viryual Memor Statics”),但是它可以报告关于进程、内存、I/O等系统整体运行状态。

语法

vmstat   选项  参数

选项

-a:显示活动内页;
-f:显示启动后创建的进程总数;
-m:显示slab信息;
-n:头信息仅显示一次;
-s:以表格方式显示事件计数器和内存状态;
-d:报告磁盘状态;
-p:显示指定的硬盘分区状态;
-S:输出信息的单位。

参数

  • 事件间隔:状态信息刷新的时间间隔;
  • 次数:显示报告的次数。

实例

vmstat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320  42188 167332 1534368    0    0     4     7    1    0  0  0 99  0  0
 0  0    320  42188 167332 1534392    0    0     0     0 1002   39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19 1002   44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0 1002   41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0 1002   41  0  0 100  0  0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

  •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注意: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kb)

  •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system(系统)

  •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CPU(以百分比表示)

  •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user time)

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 sy: 内核系统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system time)

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这并不是良性表现,我们应该检查原因。

  • wa: IO等待时间百分比

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块操作)。

  • id: 空闲时间百分比
Linux ps命令

CPU使用情况排序:

ps -aux --sort pcpu

监控网络

Linux nethogs命令

NetHogs 是一个开源的命令行工具(类似于Linux的top命令),用来按进程或程序实时统计网络带宽使用率。

来自NetHogs项目网站:

NetHogs是一个小型的net top工具,不像大多数工具那样拖慢每个协议或者是每个子网的速度而是按照进程进行带宽分组。NetHogs不需要依赖载入某个特殊的内核模块。如果发生了网络阻塞你可以启动NetHogs立即看到哪个PID造成的这种状况。这样就很容易找出哪个程序跑飞了然后突然占用你的带宽。

本文为你介绍如何在Unix/Linux操作系统下如何安装和使用NetHogs按进程监控网络带宽使用率。

语法

nethogs 选项 参数

选项

usage: nethogs [-V] [-h] [-b] [-d seconds] [-v mode] [-c count] [-t] [-p] [-s] [device [device [device ...]]]
  -V : 打印版本。
  -h : 打印此帮助。
  -b : bughunt模式 - 暗示tracemode。
  -d : 延迟更新刷新率(以秒为单位)。 默认值为1。
  -v : 视图模式(0 = KB / s,1 =总KB,2 =总B,3 =总MB)。 默认值为0。
  -c : 更新次数。 默认为0(无限制)。
  -t : tracemode.
  -p : 煽动混乱模式(不推荐)。
  -s : 按发送列排序输出。
  -a : 监控所有设备,甚至环回/停止。
  device : 要监控的设备。 默认是所有接口启动和运行,不包括环回

当nethogs运行时,按:
  q:退出
  s:按SENT流量排序
  r:按RECEIVE流量排序
  m:在总(KB,B,MB)和KB / s模式之间切换

其他参数和用法

-d : 刷新间隔
-h : 帮助
-p : promiscious 模式
-t : trace模式 
-V : 版本

交互命令

以下是NetHogs的一些交互命令(键盘快捷键)

  • m : 修改单位
  • r : 按流量排序
  • s : 按发送流量排序
  • q : 退出命令提示符

安装

在RHEL、CentOS和Fedora下安装NetHogs

要安装NetHogs,你必须要启用你所用Linux下的EPEL源。然后运行下面的yum命令下载安装NetHogs包。

yum install nethogs

在Ubuntu、Linux mint和Debian下安装NetHogs

键入apt-get命令安装NetHogs包:

sudo apt-get install nethogs

常见使用方法:

1、5秒钟展示一次结果:

sudo nethogs -d 5

2、监视设备(eth0)的网络带宽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udo nethogs eth0

3、同时监视eth0和eth1接口,使用以下命令即可:

sudo nethogs eth0 eth1
Linux iftop命令

iftop命令 是一款实时流量监控工具,监控TCP/IP连接等,缺点就是无报表功能。必须以root身份才能运行。

语法

iftop 选项

选项

iftop: display bandwidth usage on an interface by host

Synopsis: iftop -h | [-npblNBP] [-i interface] [-f filter code]
    [-F net/mask] [-G net6/mask6]

   -h                  display this message
   -n                  don't do hostname lookups
   -N                  don't convert port numbers to services
   -p                  run in promiscuous mode (show traffic between other
                       hosts on the same network segment)
   -b                  don't display a bar graph of traffic
   -B                  Display bandwidth in bytes
   -i interface        listen on named interface
   -f filter code      use filter code to select packets to count
                      (default: none, but only IP packets are counted)
   -F net/mask         show traffic flows in/out of IPv4 network
   -G net6/mask6       show traffic flows in/out of IPv6 network
   -l                  display and count link-local IPv6 traffic (default: off)
   -P                  show ports as well as hosts
   -m limit            sets the upper limit for the bandwidth scale
   -c config file      specifies an alternative configuration file
   -t                  use text interface without ncurses
   
   Sorting orders:
   -o 2s                Sort by first column (2s traffic average)
   -o 10s               Sort by second column (10s traffic average) [default]
   -o 40s               Sort by third column (40s traffic average)
   -o source            Sort by source address
   -o destination       Sort by destination address
   
   The following options are only available in combination with -t
   -s num              print one single text output afer num seconds, then quit
   -L num              number of lines to print

界面说明

第一行为带宽,这里为1Mbit,不是字节哦. 连接列表,最后三列分别是2秒,10秒和40秒的平均流量 => 代表发送
<= 代表接收 最后三行表示发送,接收和全部的流量, 第二列为你运行iftop到目前流量,第三列为高峰值,第四列为平均值。

实例

iftop           # 默认是监控第一块网卡的流量
iftop -i eth1   # 监控eth1
iftop -n        # 直接显示IP, 不进行DNS反解析
iftop -N        # 直接显示连接埠编号, 不显示服务名称
iftop -F 192.168.1.0/24 or 192.168.1.0/255.255.255.0  # 显示某个网段进出封包流量
Linux nload命令

nload它是一个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带宽使用的控制台应用程序,使用两个图表可视化地展示接收和发送的流量,并提供诸如数据交换总量、最小/最大网络带宽使用量等附加信息

语法

nload  选线 设备

选项

安装

在 CentOS/RHEL/Red Hat/Fedora Linux 上安装 nload

首先在 CentOS 或者基于 RHEL 的操作系统上启用 EPEL 仓库,然后键入 yum 命令安装 nload:

yum install nload

在 Debian 或者 Ubuntu Linux 上安装 nload

键入 apt-get 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nload

在 FreeBSD 操作系统上安装 nload

通过 port 安装 nload,键入:

cd /usr/ports/net/nload/ &amp;&amp; make install clean

或者添加包

pkg install net/nload

在 OpenBSD 操作系统上安装 nload

键入下列命令:

sudo pkg_add -i nload

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从源代码安装 nload

首先,使用 wget 或者 curl 命令获取源代码:

cd /tmp
wget http://www.roland-riegel.de/nload/nload-0.7.4.tar.gz
tar xvf nload-0.7.4.tar.gz

使用 cd 命令进入 nload 源代码所在目录:

cd nload*

然后键入 ./configure 为你的操作系统配置安装包:

./configure

运行 configure 命令需要一点时间。完成后,使用 make 命令编译 nload:

make

最后,键入 make install 命令以 root 用户身份安装 nload 应用程序和相关文件:

make install

实例

nload
nload eth0
nload em0 em2

nload 命令一旦执行就会开始监控网络设备,你可以使用下列快捷键操控 nload 应用程序。

  1. 你可以按键盘上的 ← → 或者 Enter/Tab 键在设备间切换。
  2. 按 F2 显示选项窗口。
  3. 按 F5 将当前设置保存到用户配置文件。
  4. 按 F6 从配置文件重新加载设置。
  5. 按 q 或者 Ctrl+C 退出 nload。
Linux smokeping 监控网络状态和稳定性
Linux piwik 流量分析系统

监控磁盘

Linux iostat命令

iostat命令 被用于监视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和CPU的使用情况。它的特点是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使用情况。同vmstat一样,iostat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它不能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仅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语法

iostat  选项  参数

选项

-c:仅显示CPU使用情况;
-d:仅显示设备利用率;
-k:显示状态以千字节每秒为单位,而不使用块每秒;
-m:显示状态以兆字节每秒为单位;
-p:仅显示块设备和所有被使用的其他分区的状态;
-t:显示每个报告产生时的时间;
-V:显示版号并退出;
-x:显示扩展状态。

参数

  • 间隔时间:每次报告的间隔时间(秒);
  • 次数:显示报告的次数。

实例

iostat -x /dev/sda1来观看磁盘I/O的详细情况:

iostat -x /dev/sda1 
Linux 2.6.18-164.el5xen (localhost.localdomain)
2010年03月26日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11    0.02    0.18    0.35   
0.03    99.31  

Device: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sda1                0.02          0.08       
0.00          2014               4 

详细说明:第二行是系统信息和监测时间,第三行和第四行显示CPU使用情况(具体内容和mpstat命令相同)。这里主要关注后面I/O输出的信息,如下所示:

标示说明
Device监测设备名称
rrqm/s每秒需要读取需求的数量
wrqm/s每秒需要写入需求的数量
r/s每秒实际读取需求的数量
w/s每秒实际写入需求的数量
rsec/s每秒读取区段的数量
wsec/s每秒写入区段的数量
rkB/s每秒实际读取的大小,单位为KB
wkB/s每秒实际写入的大小,单位为KB
avgrq-sz需求的平均大小区段
avgqu-sz需求的平均队列长度
await等待I/O平均的时间(milliseconds)
svctmI/O需求完成的平均时间
%util被I/O需求消耗的CPU百分比
Linux haparm命令

hdparm命令 提供了一个命令行的接口用于读取和设置IDE或SCSI硬盘参数。

语法

hdparm(选项)(参数)

选项

-a<快取分区>:设定读取文件时,预先存入块区的分区数,若不加上<快取分区>选项,则显示目前的设定;
-A<0或1>:启动或关闭读取文件时的快取功能;
-c<I/O模式>:设定IDE32位I/O模式;
-C:检测IDE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d<0或1>:设定磁盘的DMA模式;
-f: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并清楚缓冲区;
-g:显示硬盘的磁轨,磁头,磁区等参数;
-h:显示帮助;
-i:显示硬盘的硬件规格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开机时由硬盘本身所提供;
-I:直接读取硬盘所提供的硬件规格信息;
-k<0或1>:重设硬盘时,保留-dmu参数的设定;
-K<0或1>:重设硬盘时,保留-APSWXZ参数的设定;
-m<磁区数>:设定硬盘多重分区存取的分区数;
-n<0或1>:忽略硬盘写入时所发生的错误;
-p<PIO模式>:设定硬盘的PIO模式;
-P<磁区数>:设定硬盘内部快取的分区数;
-q:在执行后续的参数时,不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信息;
-r<0或1>:设定硬盘的读写模式;
-S<时间>:设定硬盘进入省电模式前的等待时间;
-t;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
-T:平谷硬盘快取的读取效率;
-u<0或1>:在硬盘存取时,允许其他中断要求同时执行;
-v:显示硬盘的相关设定;
-w<0或1>:设定硬盘的写入快取;
-X<传输模式>:设定硬盘的传输模式;
-y:使IDE硬盘进入省电模式;
-Y:使IDE硬盘进入睡眠模式;
-Z:关闭某些Seagate硬盘的自动省电功能。

参数

设备文件:指定id驱动对应的设备文件名。

实例

显示硬盘的相关设置:

hdparm /dev/sda
/dev/sda:
IO_support = 0 (default 16-bit)
readonly = 0 (off)
readahead = 256 (on)
geometry = 19457[柱面数]/255[磁头数]/63[扇区数], sectors = 312581808[总扇区数], start = 0[起始扇区数]

hdparm -g /dev/sda
/dev/sda:
geometry = 19457[柱面数]/255[磁头数]/63[扇区数], sectors = 312581808[总扇区数], start = 0[起始扇区数]

测试硬盘的读取速度:

hdparm -T /dev/sda
/dev/sda:
 Timing cached reads:   4684 MB in  2.00 seconds = 2342.92 MB/sec

测试硬盘缓存的读取速度:

hdparm -T /dev/xvda
/dev/xvda:
Timing cached reads: 11154 MB in 1.98 seconds = 5633.44 MB/sec

检测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hdparm -C /dev/sda
/dev/sda:
drive state is: standby [省电模式]

查询并设置硬盘多重扇区存取的扇区数,以增进硬盘的存取效率:

hdparm -m /dev/sda
hdparm -m    #参数值为整数值如8 /dev/sda

附:硬盘坏道修复方法

检查:smartctl -l selftest /dev/sda
卸载:umount /dev/sda*
修复:badblocks /dev/sda

一条评论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